close

【撰文/提姆.摩爾(Tim Moore);翻譯/姚怡平】

 

 

播音員用機器人的語調請大家見諒,乘客在擁擠的牛車艙(cattle class,經濟艙的俗稱)緊抓著拉環不放。如果你平常的鐵道之旅是這樣, 那麼洛磯山登山者(Rocky Mountaineer)觀景火車從溫哥華離站出發的情景,可說是一場超乎所求的體驗了。一列穿著百褶短裙的風笛手站在月台上,大聲吹奏出響亮的樂曲,敬祝乘客一路平安。清晨的陽光下,22節有著金色車頂的藍色車廂閃閃發亮,領在前頭的是三個巨大的火車頭,整排列車猶如一龐然大物。乘務員端來一杯慶賀的雞尾酒,歡迎大家上車。

 

隨後,極具代表性的北美鐵路鳴笛聲劃破雲霄,雄偉的長龍頓時活了起來,人們也不由得熱血沸騰。就此次橫跨大陸的鐵道壯遊而言,這般的送行開端不啻是恰如其份的預兆,畢竟加拿大鐵路堪稱蒸汽時代的一大成就,而我們將得以一探這些鐵道如何創造出當今的加拿大。加拿大太平洋鐵路(CanadianPacific Railway,簡稱CPR)在1885 年竣工,於昔於今, 其重要性都不僅是一項工程奇蹟那麼簡單。

 

太平洋鐵路不但統合了相距甚遠的東西兩端,跨越了廣闊偏遠的野地,將散布各處的人類聚居地縫補成一條帶狀區。也讓加拿大從一個如雛鳥般剛學會飛的國家,發展出明確的輪廓。1867年,美國從俄國手中買下阿拉斯加,加拿大發現自己腹背受制,決定興建鐵路,以此作為緊急聲明,要他國切勿染指加拿大。

 

加拿大首位總理暨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之父約翰.麥克唐納(John AMacdonald)念及國境內廣闊無人的西方地區,便如此表示:「就算英國人不來,恐怕美國佬也會來。」最終定案的西進鐵路路線是以戰略目的作基準,無視地理屏障,全力貼近美國疆界。火車並非繞行洛磯山脈,而是直接迎頭貫穿,因此興建費用比美國買下阿拉斯加所支付的700萬美元多出3倍。

 

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長度超過4,344公里,在某個意義上,可說是地球上最長的鐵路,其占地之遼闊,致使鐵路線總工程師史丹佛.佛來明爵士(Sir Sandford Fleming)不得不發明幾個時區,讓東西兩端的各地時間邁向標準化;而整個鐵路計劃僅花費短短5年即告完工。

 

溫哥華至甘露市VANCOUVER TO KAMLOOPS

搭乘洛磯山登山者號東行442公里

溫哥華舊稱煤氣鎮(Gastown),位在卑詩省的邊陲地帶,在太平洋鐵路出現之前,住著大批酗酒的毛皮獵人和伐木工人。今日的溫哥華卻是廣為人知的悠閒城市,環抱著仿造雪梨港的秀麗港口風光。溫哥華的國際風情是承繼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而來,太平洋鐵路不僅是一條橫跨世界第二大國的鐵路,更是一座跨越全球的橋樑。

 

舉例來說,溫哥華市內繁榮的中國城,最初居民是數千名亞洲挖土工,他們來到此地興建鐵路,再也沒有返鄉。過了一世紀之後,溫哥華市經濟繁榮的情景,從洛磯山登山者號駛離溫哥華之際,一路上出現的車站月台和鐵路調車場數量即可得知。未來幾天,火車會經過一連串龐大的東行車駛過,就會像孩子們那樣揮手歡呼。

 

洛磯山登山者號的吸引力不在於速度快捷,也無關價錢實惠,畢竟搭飛機橫越加拿大既省時又省錢(從溫哥華搭火車到多倫多需要4天)。這趟火車之旅不僅在讚頌1萬5千名太平洋鐵路興建工人的偉大成就,也是在讚頌鐵路沿線所征服的絕美景色。透過火車的全景式玻璃車頂及車廂末端的開放平台,旅客可將沿途美景盡收眼底。這趟旅程極其奢華舒適,令人想起昔日火車之旅曾是富有魅力的冒險行程。

 

乘務員安.亞林達將餐點端到雙層車廂的下層,在餐點底下墊著色調和諧的亞麻巾;這次端上的是當地的煙燻鮭魚。她一邊努力在搖晃的密閉空間裡端上高級料理,一邊開口說:「在火車上工作,最重要的是跟大家和睦相處。」二廚崔維斯.凱費希跟4名同事擠在搖晃的廚房裡,說自己的工作有如「在衝浪板上烹飪」。不過,獲得的回報顯而易見。亞林達達一邊指著窗外由森林和流水構成的自然世界,一邊說:「能待在這裡工作,還是讓我覺得很開心。」

 

完整內容請見《孤獨星球》Issue18(2013年4月號)】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《孤獨星球》 的頭像
    《孤獨星球》

    《孤獨星球》國際中文版

    《孤獨星球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