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撰文/提姆‧ 摩爾(Tim Moore)】

 

老爺單車上的苦與樂,只有騎過它的人才知道。

只要稍具理性的人都明白,獨自踩著兩輪鐵馬的長途旅行,怎麼看都不是個明智之舉。它不但龜速、騎起來不甚舒服,看上去也有點蠢。然而,這些缺點也正是單車旅行之所以讓人滿載而歸的關鍵。去年夏天,一趟比我想像中還要龜速、還要不舒服、還要愚蠢的旅行,讓我有了這樣的領悟。我踩著高齡一百歲的木輪自行車,身上掛滿老舊裝備,在義大利騎了近3,200公里的車,把自己搞得像老頭子般蹣跚。我覺得自己累得像條狗,而且還是隻穿著奇裝異服的狗,但我也不得不說,那真是一趟快活恣意的旅程。

 

全拜這輛老爺自行車之賜,原本平淡無奇的單車行倏然升級成一趟勇者之旅。這麼做不見得要花大把銀子,雖然我付了一萬五千元買下這輛歷盡滄桑的1914 年份燕子(Hirondelle);也不見得非把自己弄得很蠢,除非你像我一樣無可救藥,還特地張羅了一頂年代相當的八褶麵包師帽保護頭部。一百年的歲月代表這台自行車早已搖搖欲墜,才第一天,椅墊就裂成兩半了。話說回來,也不過就是部自行車而已,找個人把它修好便是。在尋找巧手修自行車的過程中,我意外認識了許多人,有人熱情激昂(「哇塞!這是古董級的藍寶堅尼登山車!」),也有人頻潑冷水(「你頭殼壞去啦?這台自行車早該作古了。」)聽完這些評論,我只能說,擁有這樣古老的玩意兒,你永遠不會寂寞。

 

選擇在義大利進行這事再適合不過。義大利是個崇拜自行車英雄的國家,曾經,自行車選手要比其它任何運動選手都來得風光。路過的貨櫃車司機會按出石破天驚的喇叭聲,給予騎士們精神鼓勵;行經雜貨店時,裡頭的老奶奶也大方的為我補充熱量;當小孩被戴著護目鏡呼嘯而來的怪叔叔嚇得哇哇大叫,躲進媽媽懷裡時,風度翩翩的騎士們會紛紛跳下車致意;如果一趟自行車挑戰不能讓至少一位老先生感動落淚,就算白走一遭了。

 

南阿爾卑斯山的美景和單車旅遊可說相得益彰。行經之處盡是令人稱奇的觀光景點,再加上以自行車代步,停車永遠不是問題(況且交通規則對義大利的自行車騎士來說,都只是僅供參考)。在這裡,即使身材已經夠圓了,你還是可以肆無忌憚的大啖美食,不必有任何一絲罪惡感,因為在義大利,吃乃是天經地義的生理需求。除此之外,義大利人還對修辭學裡的誇飾法樂此不疲,不過是騎車越過一座山頭而已,但在經過大腦洗禮後,這趟旅程變得可以與耶穌被釘十字架的苦難相比擬。你彷彿超越了先人們曾經有過的遲疑、經歷了地獄般的淬鍊,足以和走過生死關頭的蓋世英雄們齊名。

 

話雖這麼說,這部老爺車還真是重得像匹馬,缺少變速的功能更是折磨人。我很慶幸事前看過不少往日賽事留下來的照片,泛黃照片裡經常出現騎士下車牽自行車爬坡的景象。騎這樣的古董車,你的速度若不是太慢,就是太快。之所以會太快,是因為木輪摩擦產生的熱會融掉橡膠做的煞車墊,讓你煞也煞不住。我試著切下一塊酒瓶的軟木塞取代它,不過軟木塞雖然不會被融掉,卻也無法發揮任何額外作用。一直到我找到稍硬的普羅賽柯(Prosecco)酒瓶瓶塞,情況才好轉。接下來每個晚上,我幾乎都在為尋找瓶塞來源而奔走,想想倒也不失為趣事一樁。回首來時路,落日為我身後的景色鑲上金邊,眼前美景已被我的雙腳,還有我座下這生鏽的老玩意給征服了。我來,我見,我(用自行車)征服(註1)。(張瓊懿 譯)

 

1 編按 作者在這裡玩了個文字遊戲:將凱撒大帝「我來,我見,我征服」(Veni, vidi, vici)的最後一個字,換成了自行車的簡稱(bici)。

 

【更多探索世界的旅遊方式,請參閱《孤獨星球》Issue32(2014年6月號)

arrow
arrow

    《孤獨星球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